<!--go-->
李祖洽這次也回來了,在廣州換乘商船直奔上海。
北宋時期,那裡只是上海市舶務。
大明開國二十年,上海憑藉著長江航運便利,依託數省商品供應地和市場,港口繁榮度直追杭州那邊。
漸漸的,市舶務升級為市舶司,緊接著又設立了上海縣。
李祖洽帶著幾個族人,還有同族、同鄉們的書信和錢財,在上海等著搭乘前往楚州的商船。
他要回淮南招更多淘金客去澳州!
“郎君,打聽到訊息了,最快也要五天以後,才有商船會途經楚州。而且客艙已經滿了,須得跟船員一起擠擠。不過,明日有一批船去鎮江,而且客艙還沒滿員。”
“那就先坐船去鎮江換乘,你們去買船票吧。”
李祖洽離開客棧瞎溜達,沿途觀察著忙碌的人群,走到驛站說:“去年入冬以來的《大明月報》,每期都來一份。”
兼賣報紙的驛卒,翻找一陣說:“今年三、四、五月份的已經賣完。”
“有汙損的舊報紙也行。”李祖洽說。
驛卒很快把三份明顯破舊的報紙拿出。
買完報紙,李祖洽溜達著回客棧,按照日期挨月讀起報紙。
今年春天,最大的新聞就是科舉,《大明月報》用專版完整列出進士名單。
一共錄取了355人,狀元的名字叫王佐,居然還是陸游的同鄉。
嗯,陸游又落榜了。
倒數第二名叫朱熹,差一點點就沒考上。
李祖洽盯著進士名單看了半天,久久無言,一聲嘆息。雖然他知道自己才學不足,就算去考也多半落榜,但直接被取消科舉資格還是很鬱悶。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