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河西走廊,焉支山下。
刪丹馬場已經被搬空了,別說馬匹,就連牛羊都不剩。
吳玠在涼州殺酋長、牧主、田主的訊息,已經傳到甘、肅二州。嚇得那些想投降的西夏文武,被迫擰成一股繩拼命。他們還對底層軍民說,明軍所過之處必然屠城,想要活命就必須死拼到底。
在焉支山東南方的平坦谷地中,一支大明運糧隊正在被圍攻。
敵人是從焉支山東側繞來的,那裡路途較近但崎嶇荒涼。而吳玠大軍的前進路線,是走焉支山西側的刪丹馬場過去。
這個運糧隊有數千人,其中五百為駐防軍,剩下全都是運糧民夫。
他們把四輪車、獨輪車圍起來做屏障,牲畜馱運的糧食也壘在外圍,已經跟敵人交戰了兩個小時。
民夫死傷近千,大部分是被箭射的!
西夏騎兵也死傷慘重,不但五百明軍帶著弓弩,就連一些民夫都配有弓弩。這些民夫來自河湟,其中還有不少是流放犯,農閒時候必須參加軍事訓練。
“噠噠噠噠~~”
一陣馬蹄聲響起,大明這邊歡聲雷動,他們終於等到援軍了。
但來的只有二百驍騎,而西夏那邊卻有三千多騎。
“殺過去!”
雙方將領同時下令。
西夏那邊的將領叫仁多明義,出自涼州大族。西夏修築的仁多泉城,就是以仁多一族來取名。
吳玠攻破涼州城時,仁多明義帶兵跑了。
但他的那些兄弟,他族中的田主牧主,卻在投降之後被吳玠砍頭。有幾個族人逃去甘州報信,氣得仁多明義立誓報仇,因為吳玠的殺降行為太不講道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