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0961【大明的農民與西夏的牧人】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風沙還未停止,但刮到鹽州地界已經很弱,對生活在這裡的人畜基本無影響。

如果鹽州沒有被堅壁清野,更北方的草原牧民們,還會在酋長的組織下扒沙。

即把那些被風吹到草場的沙子,儘可能用牲畜馱回沙漠邊沿,就算杯水車薪但還是會這樣做。

“扒沙”行動在清朝規模最大,畢竟是中央集權的統一政府,且毛烏素沙漠周邊當時已繁衍出很多人口。清朝地方官把當地農牧民組織起來,一次又一次把沙堆往回推,但一次又一次被大風吹過來。

如果朱國祥派人推廣草方格,本地農牧民是非常願意執行的。他們不求把沙漠變成草地,只求沙漠不要繼續吞噬草場!

一旦草方格被證明有效,估計牧民們能把朱院長當聖人供奉。

奴勿吉就是鹽州北部的牧民,他這名字意為“有大慧根的人”,一看就是請和尚幫忙給取的。如果翻譯為漢名,則寫作“慧茂”。

西夏人的姓名,有一套專門譯法:姓為音譯,名為意譯。

奴勿吉的位置比較靠前,低聲喊道:“阿哥,走慢點,當心埋伏!”

“阿哥”是從漢族借來的詞彙,党項話其實應該喊“浪”(兄或弟互稱都是“浪”,兄弟合稱則是“明姑”,姐妹稱呼兄弟則是“沒”)。

從鹽州到龍州、銀州,這裡的党項人受漢族影響頗大,就連日常稱呼家人都向漢族靠攏。

哥哥名叫僧鳩,也是和尚幫忙取的,翻譯成漢名則為智海。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