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在西夏人眼裡,契丹、回鶻、吐蕃都是蠻夷。
“克夷門”這個名字,最初就是為了克契丹,後來變成了克蒙古。由於蒙古人多次殺來,西夏甚至在克夷門地區修築長城。
北宋中前期,對西夏較遠地區非常陌生。
范仲淹甚至認為賀蘭山是東西走向,並且這種觀點在北宋中期成為共識。
眾人於是腦補出一副畫面,賀蘭山橫在西夏國都的北方,山中有一處通道可以行軍,在通道口修築關城便是克夷門。
此後數百年,甚至到了20世紀90年代,史學家們都認為克夷門是賀蘭山的關口。
隨著考古工作的進展,以及西北學者的實地考察,漸漸認為克夷門在烏海市的蘇白音溝。
蘇白音溝長約20裡,兩側皆高山峭壁,溝內蜿蜒曲折、地勢險要。兩山之上,可藏兵十萬,中間溝底一覽無餘,敵軍只要敢進來就別想出去。
少量輕騎可以繞開,但大部隊根本別想繞。
東側山巒之外是沙漠。
西側山巒之外是黃河,過了黃河還是沙漠。
這裡是賀蘭山的餘脈,如果連線克夷門附近諸多山嶺,那麼賀蘭山還真是東西走向,且克夷門就卡在賀蘭山餘脈之間。
估計北宋派出的使者,就是在這裡考察之後,做出了相應的錯誤判斷,包括范仲淹在內的所有人都信了。
岳飛若是攻破此地,勉強也算“踏破賀蘭山缺”。
成吉思汗第三次徵夏,就曾經打到這裡。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