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0943【此乃漢家故地】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李察哥的救援大軍,還在趕往威福軍司的路上,天德軍城的城牆已有無數裂縫。

但還是沒塌!

這裡的城牆又矮又厚,恰巧是最能扛實心炮彈的結構。

大明炮手轟到第三天,就已經改變思路,集中火力瞄準南方城門。

即便是炮彈砸歪了,也有可能砸到上方城樓,以及城樓兩側的敵臺女牆和戰棚。

明代以前的城門,是有機會連門帶牆一起砸塌的。

它不是人們印象當中,由磚砌的拱形城門。大部分的宋代城門,還在採用木樑和木柱,這當然是因為沒吃過火炮的虧。

或者說,還沒有因為火炮的廣泛使用,而改變城牆的各種建築結構及材料。

城門只是其一,還有其他附屬建築。

譬如城牆上的戰棚團樓,明代為了防備火炮,把薄薄夯土女牆全改為磚牆,並以懸眼結構代替老式戰棚。明末甚至設計出附城半圓形炮臺,以及女牆八字炮眼,都是為了防備攻城方用火槍火炮。

另外,還有敵臺也不一樣。

宋代城牆的敵臺,大部分是實心的,防守方只能透過馬道運兵,攻城難度其實要低得多。而明代敵臺多改為空心,防守方可在敵臺內快速調兵,攻城難度那是呈幾何倍上升。

火炮轟擊到第六天,天德軍城的南城門牆塌了,連同上方的城樓一起塌下來。

原因很簡單,標準的唐宋制式木樑城門。

木樑和木柱採用的木材都非常粗,但只要實實在在被炮彈多砸幾十下,城門有可能直接被上方的城樓和城牆壓垮!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