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為啥只讓朱康帶三千兵來?
因為這既不是滅國戰,也不是什麼征伐戰,三千兵已經綽綽有餘。
杜英武出動了大約四萬兵。
其中八千是安南禁軍,屬於絕對的主力。
另有兩萬是十道兵,類似大宋的廂軍部隊。
還有一萬多,是臨時招募的鄉兵,妥妥一群烏合之眾。
杜英武能夠調動的兵力,只剩這麼多了。前幾年打仗損失慘重,尤其是被楊再興暴打,導致安南的兵力銳減。
升龍府及北方州縣被劫掠,財政已經瀕臨崩潰,安南朝廷根本沒錢恢復軍隊。
杜英武政變之後,地方叛亂四起,同樣嚴重消耗兵力。
南方的邊軍又不敢動,否則占城分分鐘殺來。
杜英武派了五千兵,奇襲明軍後方城市,暫時不能回來參加決戰。
前線兩座城池,他也要留兵駐守,真正能動用的只有三萬多兵。
朱康這邊,三千明軍,五千本地兵,還有幾十條安南水師戰船。
首先交戰的雙方水師。
投靠朱康的安南水師,跟杜英武的安南水師作戰!
雖然都是安南水師,但前者駐守太平江,而且還能近海戰鬥,還曾跨海攻打北宋殺向欽州。
後者卻是妥妥的內河水軍,駐守升龍府及周邊水系。
戰鬥大約一個小時,朱康這邊取得小勝。
韓京用望遠鏡仔細觀察,總結道:“兩邊水軍都沒拼死作戰,應該是不願意自相殘殺。”
安南官員陳愷說道:“升龍府的水軍都火頭(水軍都統),是保寧侯李長祿。他既不反對杜賊攝政,但也沒有全然支援。估計此人正在觀望,誰贏了他就幫誰,只想著儲存自己的實力。”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