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朱銘登基的第二次大朝會,禮官直接現場宣讀詔書。
“大明定太史院統攝國史、天文、地理三館。詔曰:春官之屬有太史,掌天象曆法……”
大明新朝的聖旨格式,直接沿用宋朝,沒有什麼“奉天承運皇帝”。
整體為三段式:
第一,標題。
第二,內容。
第三,日期和蓋章。
這道詔書宣讀出來,沒有任何人反對,因為朱銘在恢復古禮。
簡單來說,就是設立一個太史院,最高長官為太史令。
下轄國史、天文、地理三館,相關機構全部併入這三館。
翰林院再次被削弱,只剩一群文學藝術家。
一些搞天文地理的伎術官,地位直接抬升到京官級別。
北宋最後一位狀元沈晦,召回京師擔任太史令。
……
“這是我整理的沈括飛鳥圖法,”朱國祥指著一摞稿紙,“天文館那些學者,一看就能明白。有簡略或遺漏的地方讓他們補齊就是,這些學者的造詣已經很高了。”
朱銘撇撇嘴:“真就走了?”
朱國祥說:“只是去實地考察,設計一下山莊,順便散散心而已。”
翌日上午。
朱國祥就帶著妻妾兒女,由三百禁衛護送,坐船前往陝西而去。
沈晦在濮陽做開德知府,接到調令立即回京。
還未辦理升官手續,沈晦就被招入宮中奏對。
朱銘問道:“沈括是你的叔祖?”
沈晦回答:“曾叔祖。”
沈括的生母屬於續絃,其父老來得子,因此他在沈家輩分極高。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