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中國古代金融業不如西方,這純粹就屬於刻板印象。
先說異地匯兌業務,唐代叫飛錢,宋代叫便換,明清叫會票。也就是俗稱的票號、票莊。
具體說說朱氏父子的大明,民間金融系統延續自北宋。
在城市裡,銀鋪兼營存借款業務,同時也做金銀首飾生意。
比如李邦彥的父親,就是搞這玩意兒的,說起來是銀匠出身,其實人家屬於一方富豪。
在鄉鎮農村,則有錢米店、錢布店,可以搞錢、米、布兌換,也可以存款和借錢。
北宋在收取各種賦稅時,地方官吏故意坑害百姓,一會兒只收實物稅,一會兒又只收錢。例如夏糧徵收,今年突然只收絹布,明年或許就只收別的。
老百姓為了應稅,就得去錢米店、錢布店兌換。
鄉鎮小店如果兌換不過來,哈哈,就得去縣城指定店鋪兌換,官吏和店家趁機聯手賺一筆。
而在商業發達的地區,存錢也是給利息的,不要以為存錢都要收保管費!
另外還有當鋪,宋代叫做長生庫、質庫。
這玩意兒可老狠了,不僅能夠典當死物,還能典當牲畜、奴婢等活物。
並且,當鋪也兼營存款、放貸業務。
……
御前會議。
今天討論整頓全國金融行業。
閣部院重臣陸陸續續到來,喝茶聊天等著皇帝和太子駕到。
幾米長的會議桌空無一人,全在隔壁的休息室等待。
休息室為兩間偏廳,既有桌椅板凳,也有沙發形狀的木榻。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