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李清露當然不叫李清露,她的漢名喚作李妙音。
跟蕭觀音類似,都是源於佛教。
妙音即為辯才天女,又叫妙音佛母,原型是印度教主神梵天的妻子。到了大乘佛教當中,又被視為文殊菩薩的化身。
五代之後,吐蕃的主流趨勢是排斥佛教,大量吐蕃僧人被驅趕到西夏。
西夏在吸收吐蕃佛教的同時,又多次到大宋求取佛經,因而又雜糅進去大乘佛教思想。西夏貴族的大名或小名,或多或少跟佛教有關,甚至是來源於梵語的音譯。
其實那個叫鳩摩僧哥的真臘使者,也妥妥屬於佛教名。
鳩摩,即究摩羅浮多的簡稱,本意為童真之地,引申為八地以上菩薩、雲法王子。
僧哥,即辛格,本意為獅子。
好端端一個佛名,被朱太子改成李清露,正主兒心裡著實有些怨氣。
她換上綠色嫁衣,白天舉行了儀式,然後被禮官和宮人迎入東宮。至於西夏使節團,則由禮部和鴻臚寺官員,陪他們在大相國寺吃喜酒。
北宋朝廷經常在大相國寺接待外賓,這裡當然是不禁酒肉的。
非但不禁,大相國寺還兼營賣豬肉,專門搞了一個“燒朱院”。把“豬”改為“朱”,也算是對得起佛祖了。
當然,朱太子帶兵進城的當天,大相國寺就火速摘牌子,現在又重新變成“燒豬院”。
相比起禮敬佛祖,還是避諱皇室更要緊!
陪嫁侍女綵鳳正在廊下張望,眼見天都已經黑了,回房焦急道:“二姐,太子怎還不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