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郊祭,又稱郊祀,從周代開始就是最隆重的祭典。
因為這是國家祭天儀式。
唐代的時候,選在春夏秋冬,一年要郊祭四次。
趙匡胤不愧是開國君主,擁有務實的良好作風。他認為郊祭太過頻繁,實在浪費人力物力,在位十七年僅郊祭四次。
趙匡義發揚這種務實作風,在位二十三年,僅僅郊祭過五次。
宋真宗……嗯,大家知道的。
這位喜歡祭祀和祥瑞,從此定下祖制,三年郊祭一次。
下一位出場的,當然是宋徽宗,在位二十五年,郊祭二十三次。
朱國祥、朱銘開國建制,已在《大明律》中定下各種禮儀。郊祭十年一次,若遇重大事件,不定期增加郊祭——比如新皇登基、將軍凱旋等等。
並且,不再南北郊分祀天地,從今年開始合祀於南郊。
大大節省祭祀成本!
為了等功臣們回京,祭祀時間延後到二月底。
這天,諸國使者在御街排隊等待。他們前方是文武大臣,還有將領、軍隊等候在朱雀門外。
郊祭天地,凱旋大典,封賞功臣,三者合而為一。
“皇帝升樓!”
四處街道聚集的百姓越來越多,終於聽到幾聲鐘響,皇帝、皇后、太子、太子妃出現在宣德門城樓。
在禮樂聲中,禮官宣導文武官員上前,繼而宣導番邦使者上前。
平時取消了跪拜之禮,這種重大場合卻保留著。
群臣跪拜,山呼萬歲,隨即舞蹈慶賀。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