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漠北,可敦城。
耶律大石召開七州十八部大會。
十八部,肯定來不齊。
烏古部和敵烈部,由於投靠耶律大石,成為金國殺雞儆猴的物件。在北宋還沒滅亡時,兩部就被分拆遷徙到泰州(白城市),剩餘族人再也不敢公開支援耶律大石,頂多悄悄派人來傳遞一些訊息。
弘吉剌部,也已背叛耶律大石,徹底倒向了金國。
這次會議,坐在耶律大石身邊的,有尼倫蒙古首領合不勒汗,也就是成吉思汗的曾祖父。
尼倫蒙古,即“高貴蒙古”,合不勒汗暫時只擁有尼剌、奚的(乞顏)、糾而畢三部。
此外,還有迭列斤蒙古,即“普通蒙古”部落。
同屬尼倫蒙古的茶赤剌部,此時卻忠於耶律大石。其首領為扎木合的曾祖父,耶律大石西征還從該部帶走一些士兵。
這些部落首領,有不少彼此屬於世仇。
例如,北阻卜、克烈部、蔑兒乞部,這三部都願意臣服耶律大石,但他們互相之間早已打出狗腦子。
乃蠻部距離又太遠,核心地盤在阿勒泰那邊,這次只派了一千騎兵過來助威。
“諸位首領,”耶律大石說道,“我在漠南的眼線探知,金國強迫南方草原部落出兵。大小部落,多的出兵幾千,少的出兵幾百,還要自己帶糧食。不是來打我們的,而是被金國帶去漢地劫掠。金國就要跟漢人大戰了,這是我們出兵的最好機會。”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