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0619【利國監】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遊玩次日,朱銘坐船前往利國監。

甲板之上,耿鼎臣指著北邊介紹說:“城北運河,乃狄武襄(狄青)所開。城南運河,則為蘇東坡所鑿。二公昔日之努力,才換來利國監今日之繁盛!”

“現在徐州冶鐵全都用煤嗎?”朱銘問道。

耿鼎臣說:“石炭比木炭便宜,便是散冶戶也用煤。”

朱銘點頭:“極好。”

徐州冶鐵業,在北宋有兩次跨越式發展。

第一次是狄青被派來徐州,專門負責督造武器裝備,立即讓這裡的冶鐵規模擴大。

第二次是蘇軾治理徐州,派人進行四處勘探,在野外發現優質煤礦,徐州冶鐵從此步入煤炭時代。

一南一北,二人各挖一條運河,並與原有運河連通,還把交通問題給解決了。

利國監的鐵礦,後世有一半泡在微山湖中。這也是徐州鐵場,在明代不及遵化鐵場的主要原因。

此時卻沒有微山湖,那一片全是陸地。

其實在古代,徐州的冶鐵條件,要遠遠強於遵化。因為這裡的鐵礦和煤礦,全都屬於高品質,而且距離還挺近!

“前面就是杜家冶場,”耿鼎臣指著前方說道,“杜家以前只產生鐵,用了殿下的法子,現在已開始炒鋼了。”

“下去看看。”朱銘說。

朱銘沒提前說在這裡下船,隨行人員頓時忙得雞飛狗跳,杜家冶場那邊同樣慌慌張張跑來迎接。

徐州有三十六冶,即三十六家拿到經營執照的私人鍊鐵廠。他們自己開礦鍊鐵,拿出20%的產品交給官府抵稅,剩下的產品可以自由買賣,但官府具有優先低價採購權。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