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張根默默坐在“人吏司”衙門,觀看這裡的混亂情況,有時候看不順眼很想去幫忙。
朱國祥的官吏改革,還屬於摸索階段。特別是增加胥吏正額,在張根看來有些不符合實際,但又似乎可以嘗試一下。
宋代的中高階吏員,那是需要考試的,跟後世考公務員差不多。
從一開始就有名額限制,有編制的叫正名吏員,等待入編的叫守缺、貼書、習學、私名、系名等等。
自王安石變法起,擁有編制的吏員,就開始發工資了。
最初僅關鍵部門的吏員可以領工資,元豐改制擴大了領工資的吏員範圍,而今朱國祥將“祿吏”規模再次擴大。
財政可能會扛不住!
由於減輕了苛捐雜稅,雖然正賦不變,雖然胥吏依舊撈取灰色收入,但今年的秋糧徵收非常順利。
秋收之後一個月,稅額已經完成80%,朱國祥開始主持考試。
各州縣官員,根據政令清除冗吏。被淘汰之人,可在本地考試,過關者雲集漢中由朱國祥主持複試。
自負才學的吏員,也可以主動辭職,直接參與複試環節。民間士子,亦可自己報名參加。
合格之人,會派往新佔地盤做高階吏員。其中極少數佼佼者,能跳過胥吏階層,立即授予官職。
考試那天,幾十個觀政者,都跑來現場圍觀。
大宋也要考吏員,但都在本地進行,集中到一起考還真沒發生過,這已經非常近似於科舉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