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過了黃州,犯官還剩兩人,軍士只有四個。
這些當兵的,也不怕犯官跑了,一路管理非常鬆懈。
因為犯事官員,必定身家“清白”,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
而且如果不跑,說不定哪天還能官復原職。
“朱相公,俺去問過了,須得再等兩日,”押解軍士對朱銘說,“有艘桂州來的綱船,裝完貨就回去。”
朱銘說道:“那就等著,聽閣下安排。”
秦徵百越,糧餉難運,遂鑿靈渠。
沿湘江而下,經靈渠入灕江,便可直達桂州(桂林)。
桂州的漕運和綱運,都是運到嶽州(岳陽)中轉,然後帶上一些貨物返回。
朱銘這邊慢慢等著,棄城而逃的李恪卻要走了,眼下就有船前往潭州(長沙)。
“後會有期!”李恪拱手道別。
朱銘抬抬手,算是回禮。
在碼頭附近的遞鋪住下,閒坐半日,夜幕降臨。
朱銘問押解軍士:“我可否去湖邊逛逛?”
兩位軍士沒有反對,只跟在朱銘身邊,陪著他欣賞洞庭湖夜景。
北宋的洞庭湖面積,跟明初差不多大。
要到了南宋,洞庭湖周邊才得到大規模開發,不斷圍湖造田導致面積縮小,結果造成日趨頻繁的洪澇災害。
元代朝廷對此嗤之以鼻,覺得宋人貪小利而致大害。禁止再圍湖造田,而且退耕還湖,加上元末水利失修,洞庭湖面積比唐朝還大。
已是深冬,朱銘站在岸邊,眺望寬闊的湖面。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