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襄陽是京西南路的首府,這裡的春旱不嚴重,距離金州又比較近,屬於非常合適的購糧地。
錢琛打算試試,於是停下來,不再往前走。
在襄陽打聽兩日,錢琛便去拜訪本地的大糧商。
走在半路上,張鏜問出心中疑惑:“昨日探聽所得,襄陽附近最大的糧商乃皮氏,為何別駕今天卻去拜訪魏氏?”
錢琛解釋道:“天下糧商有三,一曰坐,二曰行,三曰牙。”
“皮氏乃行商。他們運糧去外地售賣,自不可能空船而歸,還要購買其他貨物。他們走一趟生意,要做兩趟買賣,並不單靠糧食賺錢。外地越有大災,他們越是高興。今年北方必然缺糧,太守都看得出來,那些糧商會不知道嗎?”
“魏氏卻屬牙商。他們去鄉下收糧,囤積在倉中,等著外地商賈來收購。雖然今年也會漲價,但肯定不如行商漲得那麼兇。而且,牙商往往還是坐商,必然在本地實力最強,下鄉收糧數額是最穩定的。”
張鏜心服口服道:“不料商賈之事,也有這許多門道,難怪相公託錢別駕主持買糧。”
魏氏不住在襄陽,而在襄陽西北十餘里的鄧城,即關羽水淹七軍的地方。
官船還在襄陽停靠著,錢琛、張鏜帶著幾人,當天便坐車來到鄧城。
於客棧住下,從夥計那裡打聽到訊息,方知魏氏在郊外有莊園,在城內也有建有豪宅。其生意負責人住在城內,魏氏的族長卻住在郊外。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