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李寶耽擱得挺久,等他到東京時,都特麼已經快入冬了。
朱銘也不是乾等著,他透過閔子順,認識了幾個工部官員。不時請出來喝幾杯,稱自己的親戚想要開冶鐵場,幫忙打聽一下相關情況。
說起冶鐵匠人不夠,工部官員立即支招,讓朱銘直接去徐州招募。
徐州有利國監,成規模的民營冶鐵廠共36家。他們的產品主要賣往河北,但競爭實在太激烈了,繞著河北有一大圈冶鐵基地,朝廷多次禁止徐州鐵器銷往河北。
蘇軾就曾經上疏,說近來朝廷不讓徐州鐵北行,冶戶皆有失業之憂。那些冶鐵戶,多飢寒亡命強力鷙忍之民,繼續這樣下去非常危險。要麼允許徐州鐵賣往河北,要麼重新編管那些冶鐵戶,否則這樣下去遲早出事兒。
於是,朝廷對徐州民營冶煉廠進行統一編管,並暫時重新允許他們往河北賣貨。
但隨著時局變幻,時禁時放。近年來又是禁的,徐州鐵的處境非常尷尬,它的北方有冶鐵基地,它的南邊也有冶鐵基地,往哪裡賣都遭到排擠。
徐州的三十六家民營冶鐵廠,正在日漸降低產能,失業工人生活窘迫,甚至有些化身為盜賊。
朱銘叫來石元公:“我打算在金州冶鐵,但金州閉塞,人口也稀少,民戶都去採金和種茶,冶鐵行業並不興旺。徐州多有冶鐵匠人失業,你帶著金銀,去徐州招攬冶匠。可願去一趟?”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