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朱銘尋了塊石頭,便在山腳坐下,問道:“祭祀是誰在操辦?”
主簿耿鼎臣上前:“回稟太守,是下官在操辦。”
“賬簿拿上來。”朱銘說。
耿鼎臣雙手奉上,心中惴惴不安。
朱銘一邊翻閱,一邊說道:“筆墨!”
知縣捧筆,縣令研墨,主簿把紙硯送來。
酒爵、布帛之類的,朱銘沒有動,他提筆勾畫,把雙份的祭品全部減半,比如黎粟稻豆等等。又說道:“官員雖是代天子祭祀堯陵,但畢竟不是天子親至。莫說天子,連諸侯也不算。太牢、少牢皆逾制,今後改為小三牲,以雞鴨魚祭祀便可。”
神特麼小三牲,宋代可沒有這種說法。
接著,朱銘看到了酒的數量:“一百二十壇酒,這是誰要跟帝堯對飲嗎?改為十八壇!還有,榛仁這些不屬於五穀,全部予以取消。”
朱銘又請來劉太公,詢問這些祭品的本地價格。
一番換算下來,居然只剩下32貫多。
朱銘對眾人說道:“32貫肯定太過緊湊,遇到災年或許會漲價。再算上人夫錢,今後祭祀堯陵,定額便為80貫。可有異議?”
官吏們心中有怨言,卻不敢當面反對。
他們祭祀一次,能折騰幾百貫出來,上上下下都可以分錢。朱銘的做法,已經不是腰斬經費,而是齊膝給砍下來。
但是,朱銘把經費定為80貫,卻也留下了撈錢空間。
態度已經很明白了,你們辛苦祭祀,確實不能白乾。特別是胥吏,忙前忙後還沒啥工資,允許你們貪幾個小錢。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