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早春時節,萬物生髮。
但又將發未發,寒意仍在。
這棵老槐樹,冬天掉光了葉子,幾許枯葉散在地上,樹皮斑駁而開出裂口。
還要再等一兩個月,它才會長出今春的新芽。
十多個師生,圍繞著二人,靜靜站立於樹下。
閔子順首先加入討論,問道:“如此鑽研死物,是否耽於小術而忘大道?”
朱銘立即引用《易經·說卦》來解釋:“窮理,儘性,以至於命。”
陳淵則引用張載的話來說:“窮理亦當有漸,見物多,窮理多,從此就約,盡人之性,盡物之性。萬物皆有理,若不知窮理,如夢過一生。”
前者屬於聖人之言,後者屬於大儒教誨。
可以服眾!
白崇彥忍不住問:“二程先生言,世間只是一理。若萬物皆有理,眾物之理還不同,豈非不止一理而有萬理。”
朱銘說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陳淵說道:“然也。大道是一,便為一理。分陰陽化五行而蘊萬物,一以貫之,具象不同。一是理,三是理,萬也是理。”
北宋初年,三教合一之勢已顯。
大量道家思想,被吸納進儒家,補全了儒家的宇宙觀。
只要不與儒家基本理念相沖突,老子說過的話,還是非常具備權威性的。
朱銘還補充道:“我輩應當做的,是窮萬物之理而至於一。若直接去領悟大道的一,除了天生聖人,誰又能夠領悟得了?你我皆凡夫俗子,須從萬處著手。窮一物之理,便近大道一分。窮萬物之理,方可窺測大道。此即格物致知也!”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