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山下的村莊稍顯破敗,跟下白村一個鬼樣子,遠遠不如日子更好過的上白村。
特別是那些新增人口,來得早的還能分到舊房(死去山賊的屋子)。來得晚的只能自己建,還要分出勞力去幹活掙工錢,搭建出的茅草屋看起來很糟糕。
“這裡窮得很。”嚴大婆嘀咕道。
她倒不是嫌棄,純粹有感而發,害怕對孫兒的成長不利。
朱銘笑著說:“今年窮,明年富。只需一年時間,就能追平上白村。大筒車一旦建好,再把水渠挖通,全村一半的水田都能灌溉。半山腰還在挖堰塘,今年挖一口,明年挖兩口,爭取三年解決山地的灌溉。”
聽到這裡,嚴大婆也笑起來:“大郎心氣兒高,是做大事的,上白村好些年沒挖灌渠了,還是俺剛嫁過來時挖了一回。”
行船靠岸,距離筒車工地不遠。
朱國祥正在那邊跟木匠商量著什麼,說了一陣才過來,然後一起搬運紅薯上山。
回到寨子裡,朱院長遞來一摞紙。
朱銘接過來一看,只見上面寫著:大明村三年發展規劃(草擬)。
規劃書寫得很詳細,甚至具體到每一個工程,需要多少人力、物力、時間,大致資料全給弄得明明白白。
“可以啊,朱院長。”朱銘自己是不懂規劃的,或者說他的性格比較隨意,一直沒有做這種東西的習慣。
朱國祥說:“之前我沒做詳細規劃,是對古代生產力認識不足。比如挖堰塘,弄臺挖掘機幾天就搞定,卻不清楚全靠人力該多久。具體施工之後,才發現自己過於樂觀,實際工期比預想中更長。積累了經驗,才敢做這份規劃。”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