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上白村,水稻試驗田。
村民們正在圍觀種田仙法,這已經形成習慣,朱國祥每次來田裡,大家都會跑來看熱鬧。
朱國祥很喜歡傳授農業知識,他指著稻田說:“這插秧之後,秧苗會變得乾枯,大家想必是知道的。”
村民們齊刷刷點頭,他們當然知道。
朱國祥繼續說:“秧苗移插變枯,是拔苗的時候,弄斷了秧苗的根。我培育的秧苗,為何插秧之後,返青更快、長得更壯?是因為控水旱育,苗根屬實不多,而且也不深,拔苗時傷害不大。一旦插下去,苗根就很快恢復,而且還要瘋長。而你們育的秧苗,根多且深,拔苗時傷害很大,返青時就長得不好。”
村民們恍然大悟,原來是苗根的問題。
回青期過去之後,情況更加明顯,試驗田裡的秧苗,比旁邊的田要健壯許多。
也正因如此,村民才迫切想要學習。
朱國祥說道:“如今是分櫱期,水稻能不能豐收,關鍵就看分櫱分得好不好。水不能太深,要淺水勤灌……”
“俺曉得,”一個老農說,“水灌太深,穗就發得慢。”
另一個村民不滿道:“劉二爺莫要打岔,聽朱相公講。”
朱國祥並不在意,他樂於跟農民交流:“分櫱之初,需要追肥,這個大家都知道。但最急需的肥料,我且叫它氮肥。氮肥哪裡有呢?豆子裡面有。豆粕、豆渣,都可以提供氮肥。一兩斤豆粕撒下去,比潑幾桶大糞更管用。”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