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弘治六年三月的耕藉禮,顯得空前的盛大。
一支浩浩蕩蕩的皇家隊伍從午門廣場出發,經由正陽門離開北京城,徑直朝位於官道西側的山川壇而去。
即便是短短的路途,亦安排重兵警戒,而無數的百姓和學子已經參拜道路的兩旁,恭迎天子弘治經過。
朱祐樘身著龍袍,頭戴金冠出行,乘坐金輅緩緩進入山川壇大門,從金輅下來,眼前便是太歲殿。
這座山川壇反倒像是一座皇家園林,除了太歲殿,還有神廚庫、耕藉所、觀耕臺、具服殿、慶成宮、神倉及祭器庫、神壇等。
“臣恭請聖安!”農業部尚書劉忠已經率領一眾相關官員在此恭敬多時,顯得規規矩矩地見禮道。
他們的臉上洋溢著溫和的笑容,深知耕藉禮不僅僅是一種儀式,更是對農業生產的重視和對民生的關心。
現在皇帝能夠親自前來參加耕藉禮,這既是天下百姓之福,亦是對他們農業部的器重。
朱祐樘對今天這一場耕藉禮顯得十分重視,對跪迎的官員頜首後,便即刻著令開始耕藉禮的儀式。
耕藉禮既是一種禮儀,亦是時下大明農業的宣傳平臺之一,可供由《明》刊將此次禮儀的細節公佈天下。
春光明媚,那塊一畝三分的田地選用東北的黑土,在有關人員精心照料下,如今的土質顯得十分肥沃。
朱祐樘按著流程換上不同的服飾,最後則是站到耕地上,親手扶著犁頭,驅趕前面聽話的老黃牛在土地上劃下一道道整齊的溝壑。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