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帝國主義者的本質就是虛張聲勢,藉助赫赫威名恐嚇與訛詐地區小國和弱國,最成功的桉例;
就是第2次鴉片戰爭期間,沙俄帝國以武力干涉的名義恐嚇清帝國,輕易的達到了目的。
透過這種惡劣的手段,沙俄不費一槍一彈獲取了廣達170多萬平方公里的邊疆領土,而且慾壑難填的覬覦新疆和蒙古等地,展露出醜惡面目。
英、法在第一次克里米亞戰爭中慘勝,而沙俄帝國則被揍得頭破血流,不得已放棄了堅持200餘年的“西進擴張政策”,調過頭來看向東方。
1856年2月,沙俄投降。
克里米亞戰爭結束僅八個月後,1856年10月,英、法便聯合第一次克里米亞戰爭中被打得死去活來的沙俄,發動了旨在擴大殖民利益的第2次鴉片戰爭。
這一次,帝國主義者的矛頭針對了腐敗的滿清政府。
沙俄在第2次鴉片戰爭中趁火打劫,1858年《璦琿條約》俄國割佔神州東北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的60萬平方公里。
1860年《北京條約》,烏蘇里江以東的40萬平方公里土地割讓給俄國。
1863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佔領神州西北巴爾喀什湖以東44萬平方公里領土。
再加上康熙朝《尼布楚條約》從華夏神州割走的領土計20多萬平方公里。
60萬+40萬+44萬+20多萬≈170萬(平方公里)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