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李察可是賊精的人,現在已經是1849年了,柯爾特武器公司從研發到量產新型火炮怎麼也得要兩三年時間,正好能夠趕得及1853年爆發的克里米亞戰爭。
到時候,就可以狠狠的大賺一筆。
克里米亞戰爭可以說是世界大戰的一次預演,戰況空前的慘烈,以沙俄為一方,英、法、撒丁王國和奧斯曼為另一方,雙方參戰軍隊皆以百萬計,那真是打的屍山血海,山河變色。
這場戰爭不關乎大唐王國鳥事兒,卻是一次很好的賺錢機會,斷然不容錯過。
李察提供給塞繆爾-柯爾特伯爵的火炮設計思路,只領先這個世界科技線幾年時間而已。
用不了多久
在克里米亞戰爭爆發後,英國勳爵阿姆斯特朗在克里米亞戰爭期間,即1854年便設計生產出了一門試驗性質的3磅後裝線膛炮。
此項設計在範圍和精度兩方面都很成功,並於1858年被英國政府採用,大規模列裝海軍和陸軍部隊。
英國政府之所以沒有立刻列裝這種先進的火炮,是因為阿姆斯特朗剛剛研發出的3磅後裝線膛炮只是試驗性質,既沒有能力大規模量產,也沒有可能生產裝備更大口徑火炮。
火炮口徑越小,膛壓越低,研發生產難度越小,反之則越大。
不客氣的說
大口徑野戰炮和艦炮,生產研發都是以年為單位,需要很強的技術力量攻關,可謂是國之重器。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