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赤戎將一枚印璽呈給朱棣,自豪的說道:「萬歲,這是永樂七年,您賜予把禿孛羅的駝鈕金印,被祁王殿下繳獲,現在物歸原主!」
朱棣接過印璽觀詳,這是一枚由黃金鑄成的金印,印面陰文小篆「明歸安樂王」五字。駝鈕,駝呈跪姿。字型方正,佈局嚴謹。
永樂七年,那時的大明與瓦剌尚還是盟友關係,他們有一個共同的敵人——韃靼。為了穩固這段盟友關係,朱棣封瓦剌部的三大首領馬哈木、太平、把禿孛羅為順寧王、賢義王、安樂王,並且賜予駝鈕金印。自漢晉尹始,駝鈕金印便是少數民族的最高勳榮,是地位與威望的象徵。
雖然大明與瓦剌的友情已經破碎,但瓦剌三王並未捨棄駝鈕金印,仍以擁有駝鈕金印而自豪。
現在,物歸原主。
把禿孛羅被祁王擊敗,他被剝奪的王的身份,從此淪為階下囚徒。
朱棣沉吟片刻,說道:「將把禿孛羅吊起來,每日一餐一水,別讓他死了,就吊在營地裡,讓士卒們欣賞這位昔日的瓦剌王的「英姿」。」
將把禿孛羅吊起來,並非只是單純的洩憤。
兩軍對壘,士氣至關重要。
如此去羞辱一位瓦剌的王,不僅可以鼓舞明軍計程車氣,還可以打壓瓦剌人計程車氣。
這是戰爭中慣用的手段,但不知為何,朱棣不知為何,總覺得有些不對勁。
媽的,想起來了。
在模擬朱祁鎮人生的時候,瓦剌人就是用俘虜的大明皇帝朱祁鎮叩關,以此來羞辱大明的!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