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從陳頊駕崩開始,做為帝國心腹大臣的毛喜就沒有離開過尚書檯。臺城恢復與外界的溝通,各地的文書就如同雪片一樣湧入這小小的暖閣裡。
況且新帝和太后又在“養傷”之中,已經明旨傳詔不見外臣,討伐始興王陳叔陵的大軍馬上就要調撥完畢,安撫建康乃至整個大後方的工作就落在了毛喜的肩上,許多朝臣和地方軍頭的奏報也得由他批轉,只求新帝那天有空能翻上一翻。
也難怪毛喜會如此憂心地感嘆。新帝陳叔寶甫一登基,就開始找藉口懶政,就連平叛的事務都不想多問,也別指望他會關心建康以外的政務了。
如果朝廷足夠強勢,那毛喜不會覺得這有什麼問題,可現在大陳是內憂外患。
齊將賀若弼現在還在和南陳在邊境上對峙,雖有裴忌在,邊境安全暫時無憂,可陳頊一駕崩,隱藏的內部矛盾很快又要冒出來了。
南朝幾代皇朝,都頗有些‘軍閥利益共同體’的味道,南陳在軍隊組織體制上大多沿襲劉宋之制,朝廷直轄有內外之分。
內軍由領軍將軍統領,宿衛宮中,保護皇帝周全;外軍由護軍將軍統領,除了扈衛都城之外,還有隨時聽詔奉命出征的義務。
除內外軍外,朝廷能指揮得動的,也就只剩下那些宗王、都督控制住的地方武裝。
從陳霸先到陳頊一直致力於封王,把子嗣親戚們分封到各州目的就是為了儘可能把地方上的權力抓到朝廷手上。但儘管陳頊有那麼多兒子,大陳朝最有實力的依然是那些外姓軍頭。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