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且說周主宇文邕聽聞己方大勝,自然大喜,幾番思量之下,居然動了要親自上前線犒軍的念頭,於是在六月初,御駕浩浩蕩蕩往北而來。
由於夏州被屠,人口死傷無數,宇文憲唯恐疫病滋生,只得請皇帝下榻至銀州,一眾文武官員出城恭迎聖駕。
不知怎的,做為此戰最大功臣的達奚長儒反而又排在了隊末,毫不顯眼,皇帝與眾人寒暄之際,渾然將他忘在了後頭。
麾下諸將都忿忿不平,唯有達奚長儒似是司空見慣一般,長嘆一聲,道
“其實這樣也好,咱撈不到露臉的機會,至少也沒什麼錯誤可犯!須知這朝堂風波,要比沙場兇險百倍!”
麾下諸將見達奚長儒這般說,都紛紛惋惜。
這位宿將少年便成名,以敢打硬仗而蜚聲東西兩魏,但他的發展卻一直受到有意無意的限制。不然也不至於五六十歲了,還在這渭南一隅做個太守。還不如韋孝寬這看門吏呢,韋孝寬身上起碼還有個柱國大將軍的頭銜,而他又有什麼?
空有一個車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的名頭,食邑不過三百戶!爵位還是從先父達奚慶那裡承襲而來,達奚長儒立了如此多的戰功,也不見朝廷將他的爵位和官銜往上升上一升!
轉眼間已經是英雄遲暮,豈不教人扼腕嘆息!?諸將有心勸他重新振作,都來勸勉
“將軍萬萬不可做此想,我們都是跟在將軍後面打仗的,如果將軍沒些實際的功勞,手下人今後也很難在軍中補到實缺。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