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梁啟超的電文發回後,在上海、北京、廣州、武漢等各地的報紙上都被登了出來。
國內的輿論一直主張堅持立場,不能簽訂有損國權的條約,一個戰勝國要是還喪權辱國,那真沒道理了。
北洋政府見巴黎那邊都把密約拿出來了,也沒辦法,於是公佈出了中日之間有關山東問題的條約、協定、換文等。
社會各界大為譁然,很快就明確點出了曹汝霖、章宗祥等人的責任問題。
他們弄得確實失敗,民國出了不少優秀外交官,北洋政府最上心的又正是中日關係,卻在這上面屢屢出大問題,不得不讓人無語。
從袁世凱時代,北洋政府就明白,一定要處理好與日本的關係。日本變成了一個強鄰,又是那種有野心的鄰居,不便發生直接衝突。
所以北洋政府對日的外交策略一直是注重人事方面,如果有點誤會,人事方面配合得當,說不定可以大事化小。擔任外交次長一職的,幾乎都有留日背景;外交部的幾個主要參事,也必然有一個留過日。
“可惜沒能看到原作,”李諭說,然後問,“你不是在紐約嗎?”
侍者剛上了兩道菜,外面突然一陣騷動,有個人對著餐廳裡大喊:“阿三,快來!他們說克里蒙梭的車隊快到了,我們去打標語遊行!快!”
李諭則準備動身去德國,出發前去書店買上幾本書在路上看。
給李諭及杜尚上菜的那名侍者慌忙把菜放下:“對不起了,兩位先生!”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