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請問,這裡是中國科學社嗎?”門口突然出現了一個穿著西服的人。
金邦正說:“沒錯,請問閣下是?”
“哦,本人陳仲甫,”對方禮貌回道,“我剛剛創辦了一本《青年雜誌》,弘揚民主與科學精神。其中科學不是我的專長,後來聽說李諭先生組織創辦了科學社,還有《科學雜誌》出版,我就想請貴社幫幫忙。”
李諭笑道:“好說,好說,先生請進!”
這個忙真的要幫。
陳仲甫就是陳一枝獨秀……
而那本《青年雜誌》,不到一年後就會改名為《新青年》。
“你就是李諭先生?”陳仲甫問。
李諭點點頭,然後說:“先生可不可以給我幾本《青年雜誌》過目?”
“當然可以,”陳仲甫從包中取出雜誌,“這是前幾期的,由於只有我一個編輯,有很多不足之處。”
李諭說:“一個人做編輯,先生真是辛苦。”
“我也看看,”金邦正現在算是職業編輯,饒有興致地看起來,“原來先生不僅做編輯,還做寫稿人。”
陳仲甫笑道:“現在辦雜誌,不都要這樣。”
一直到1917年,陳仲甫都是《青年雜誌》的唯一編輯。1918年以後,雜誌才成立一個編輯委員會,由6人組成,除了陳氏自己,還有錢玄同、胡適、李大釗、劉半農和沈尹默。
委員會每個月輪流由一人擔任編輯;每月設有討論會,參加者除了6名編輯,還有主要的撰稿人,包括魯迅和周作人(那時編輯部搬到了北京)。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