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李諭照例去清北轉了轉,有時間就會在這開講座。
與在日本講授的完全不同,李諭把重點全放在了最擅長的物理學和機械學上,而且全是最尖端最準確的前沿理論。
尤其物理,李諭很有把握將來再讓中國搞出三四個諾貝爾物理學獎來。
清北請來的老師大部分還是講更加傳統的熱力學之類,李諭則完全走的是原子物理學、量子力學的路線。
可惜現在只有他自己能講,時間又沒那麼多,只能給個大致方向,讓他們打好基礎然後去國外留學。
而說到諾獎,又不得不提我們的老朋友——辜鴻銘了。
李諭在北大校園中湊巧碰到了他,也說不上湊巧,現在的校園壓根不大。
21世紀時,有一則關於“辜鴻銘與泰戈爾同被提名為1913年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的說法在網路上流傳甚廣。就連中國社會科學網等主流網站均有采納,一些正規的學術著作中也偶有提及。
煞有介事的論述無疑為辜鴻銘的生平軼事又添了一抹傳奇,而辜鴻銘也由此被錯誤地捧上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的歷史桂冠。
但查證資料後就會發現,在1913年諾貝爾文學獎的角逐中,共從總計32項提名中產生了28位被提名者。其中獲得提名的法國籍和丹麥籍作家各5人,英國籍作家4人,西班牙籍作家3人,瑞士、瑞典和義大利籍作家各2人,比利時、印度、愛爾蘭、奧地利和芬蘭籍作家各1人。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