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回到柏林時,李諭感覺應該去瞅瞅拜耳公司的總部什麼樣,以後勢必要接管國內的拜耳工廠,自己得提前心裡有數。
二十世紀初的拜耳公司嚴格意義來說是個綜合化工企業,搞染料起家,藥物開發自然離不開化工,所以拜耳這些企業慢慢把手伸到了醫藥行業上,沒想到一發不可收拾,——因為太賺錢了。
拜耳對在上海建廠的事情蠻重視,資本嘛,天性就是想擴大銷售規模,它們希望在亞洲開啟更大的市場。
比較讓李諭意外的是,拜耳選出的亞洲區總裁竟然是費利克斯·霍夫曼。
霍夫曼之前提過,就是另一個“天使與魔鬼”化身,他發明了三大神藥之一的阿司匹林,11天后,又發明了海螺因。
拜耳對技術很重視,明面上的總裁就是個化學家。
他們最賺錢的兩款藥物就是阿司匹林與海螺因,尤其海螺因,這一款藥幾乎就佔據了歐洲一成的醫藥利潤。
拜耳簡直賺錢賺到手抽筋。
更有意思的是,這兩款藥物的一個共同作用都是鎮痛。
如果視野放到一百年後,老美市面上賣得最好的也是止痛藥,不過已經是屬於癮君子級別的藥物濫用(很難約上醫生,只能先吃點止痛藥)。
李諭同霍夫曼握手道:“霍夫曼先生,沒想到貴公司竟然派閣下去亞洲地區。”
霍夫曼說:“尊敬的李諭閣下,公司經過討論研究,早就明確亞洲區市場的重要性,那裡或許將會是第三個偉大的拜耳工廠所在地。”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