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二十世紀初,印度作為英國最大也是最重視的殖民地,每年英國都會招收一批英國留學生。
比如劍橋大學每年約招收20名印度學生,在英國差不多有1000多個印度學生散於各個學院。
這些人大部分是高種姓,最起碼也是吠舍(第三種姓)。
婆羅門在印度是最高的種姓,主要是神職人員,差不多佔5%左右的人口。
第二種姓剎帝利最少,只有3%左右,這些人的生活條件才是真的優渥。
學生中還有相當一部分來自第三種姓吠舍,——甘地也是吠舍。
拉馬努金雖然是婆羅門這個最高種姓,不過他家沒多少錢,至少是沒錢留學。
去年哈代收到拉馬努金的信後,很希望把拉馬努金搞到劍橋,於是給印度的官員寫信,同時轉達了拉馬努金的信。
結果印度負責留學生事務的文官看後很不高興,給哈代回信說:“最近的來信讓我很吃驚,看來諸位在拉馬努金赴英費用來源尚無確實把握前就鼓勵拉馬努金成行。我見過太過這樣的情況,印度學生來到英國以後沒有足夠的錢,得到的只有失望與不幸。”
後來哈代都準備自己與李特爾伍德湊錢了,但他們兩個搞純數學也拿不出多少,至多每年50英鎊,對於留學來說遠遠不夠。好在拉馬努金最後總算爭取到了一個獎學金專案。
印度和中國還是不一樣的,中國人太重視教育了,早在晚清時期就極力推動留學,而且相當一部分都是公費留學。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