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都說1927年索爾維會議是神仙打架,嚴格講應該是群架。
因為稍小一點的神仙打架這時候經常發生。
李諭目前聲望已經很高,他的出席以及鮮明的態度,外加新穎的物理學理論出現,讓這次在英國伯明翰召開的科學促進會議頓時雲集了一大波頂級物理學家。
只列舉拿過諾獎的,英國這邊就有湯姆遜、盧瑟福、拉姆齊、瑞利。
歐洲大陸則過來了玻爾、洛倫茲、勞厄以及愛因斯坦。
再加上李諭,一共九個諾獎獲得者,這種密集程度,後世的科學會議很難想象。
其中德國的勞厄與愛因斯坦是代表柏林科學院以及哥廷根而來。
作為目前歐洲科技中心,德國的態度非常關鍵,畢竟量子力學就是德國最先搞出來的。
而德國是什麼態度,與會者看得其實很明白:勞厄與愛因斯坦屬於德國科學界的年輕一輩,而非領軍人;其次,勞厄與愛因斯坦對於能級理論的態度並不統一,說明德國科學界對能級理論也沒有達成一致觀點,所以才派了一個支持者、一個反對者。
作為玻爾的導師,盧瑟福主持了會議,一番簡短髮言後,他有意讓李諭再上臺陳述觀點。
李諭明白他是典型的護犢子做法,——因為自己是堅定的量子論支持者。
如果讓湯姆遜上臺,恐怕會把量子理論一頓狠批,讓玻爾下不來臺。
實話說,盧瑟福本人對能級理論也持有懷疑態度。畢竟他是個實驗物理學家,更相信實驗驗證,而非理論物理學家們的方程、公式和數學推導。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