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比利時、荷蘭、盧森堡一直被稱為低地三國,距離非常近,趁著還有時間,李諭隨著昂內斯與洛倫茲一同坐火車前往了荷蘭。
透過火車的窗戶望出去,很容易聯想到一戰時德國的進攻路線,他們選擇繞道這裡進攻巴黎確實是地理上的必然。
昂內斯看李諭有些出神,好奇問道:“李,你在看什麼?”
李諭說:“沒什麼,就是看看風景。”
洛倫茲說:“風景確實不錯,我每次坐火車都會選擇靠近窗戶坐下。”
李諭轉移話題,問道:“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會頒發給誰?”
洛倫茲說:“不出所料應該就是法國的讓·佩蘭教授。”
李諭說:“佩蘭教授確實值得這塊獎牌。”
按照歷史,1911年的諾貝爾獎應該是頒發給維恩,基於他對黑體輻射的維恩公式。
不過現在李諭橫插一腳,論證了普朗克公式的正確性,諾貝爾委員會自然不可能把獎項頒發給維恩。
至於普朗克,諾貝爾獎委員會暫時也不敢授獎,因為他的理論中包含了“量子”這個幽靈,實在難對付,大家沒有形成共識,只能暫時擱置。
正好另一邊讓·佩蘭透過實驗給原子學說蓋棺定論,發給他一塊諾獎沒啥毛病。
讓·佩蘭算是提前十來年拿到了諾獎。不過也好,1926年騰出來的那塊諾獎空位,李諭要培養箇中國人拿。
而歷史上拿了1911年諾獎的維恩確實知名度有點低。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