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芝加哥大學邀請李諭做了一次演講。
李諭主要講了講光量子假說,以及黑體輻射的衍生,現在只能這麼叫,因為沒有幾個人知道量子力學是什麼東西。
雖然在數學上已經說得通,物理的根基同樣牢靠,但量子理論仍然過於前衛,下面的人聽得一頭霧水。
在歐洲都難以推廣這兩個理論,更別提其他地方。李諭有那麼一點理解普朗克了,他在普魯士科學院選讀愛因斯坦的論文,同樣遇冷。
事後,密立根對李諭說:“我想先生似乎聊一聊星戰系列更好,因為來聽課的不止理學院的學生,還有文學院以及法學院的;而你今天講的這些都太像科幻。”
李諭說:“新理論總歸無法讓人接受,很正常的事情,說它是科幻,我也不會不開心,因為有時候科幻就是未來。”
“您真認為都是對的?”密立根問道。
“當然!”李諭肯定地說,“即便還不完備,不過已經有很多理論支援,量子理論現在就是一朵無法熄滅的火苗。”
密立根聳聳肩:“我肯定無法接受這種連實驗驗證都沒有的猜想。”
李諭說:“那麼你完全可以做個實驗去反駁。”
“正有此意。”密立根說。
李諭笑道:“祝你好運。”
李諭心裡清楚得很,實驗只會驗證量子力學的正確性,越多人願意做實驗越好。
邁克爾遜過來說:“光量子論文我看過,尤其我聽說論文年輕的作者,那個叫做愛因斯坦的德國人,又與你聯名推出了一個叫做狹義相對論的理論。很難想象,多麼謙遜的品格,才會讓你們一開始就用了‘狹義’二字。哦,我明白了,未來還會有更為廣泛的應用。”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