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次日,李諭與端方來到了暨南學堂。
學生不多,並不馬上過年的緣故,主要這些學生完全稱得上是留學生,來自遙遠的爪哇島,根本沒有回去過年的可能。
一直到後來,暨南大學都稱得上是一座“僑校”,比較特殊。
話說李諭也是這時候才知道原來暨南大學竟然不是在廣州建立,而是南京。
學生們清一色沒有辮子頭,在整個晚清都很另類。
就算很多新式學堂都預設剪髮,但多少還有不少留著大辮子的。而暨南大學的學生全是南洋過來的僑生,早已剪掉。
端方作為一個滿人,竟然也坦然接受了。
可能他也意識到南洋是個不太安生的地方,革命思潮太重,所以希望藉此機會“宏教澤而系僑情”,一些細節就不太在乎了。
不過端方想得還是太完美,這幾年基本所有接觸新學的學生,都是半個革命派,就算不採取實際行動支援,至少也不會反對。
要不孫文怎麼會跑去爪哇島籌款哪。
李諭沒太多好說的,但守著端方,李諭的確有點想要表達的,於是說道:
“教育是一國之本,直接關乎國之強弱,是國運之基石。
“縱觀西方有多年辦學經驗之優秀大學,都明白這樣一個道理:就是要給予學者充分的協助,運用他們的成就,千萬不要左右或控制他們的腦筋。只有這樣,學校才能迸發思想的活力,繼而成為優秀之名校。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