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倫敦,英國皇家學會。
洛克耶收到李諭的信,讀完後大為震動,他立刻去劍橋大學找到了卡文迪許實驗室主任湯姆遜。
“教授,你一定要看看這個!”
“有什麼大驚小怪的?難不成今天賽馬你輸了個精光?”湯姆遜說道。
洛克耶把李諭的論文放在了湯姆遜的辦公桌上,“李諭的信收到了,天哪,他竟然說哪怕微小如氫離子仍然可以繼續細分,我想你一定會很感興趣。”
“氫離子?”湯姆遜戴上眼鏡,“拿給我看看。”
湯姆遜一生大部分時間都在研究氣體導電和陰極射線,對原子領域的東西非常敏感,看完後立刻意識到李諭的膽子真的大,這種驚世駭俗的理論也敢提出來,但似乎又找不出什麼破綻。
見他遲遲不說話,洛克耶問道:“怎麼樣?有什麼問題嗎?”
“至少我看不出問題,”湯姆遜搖搖頭,“而且他似乎還解釋了一個久久以來困惑我的問題。”
洛克耶雖然名氣比不上湯姆遜這些大佬,但他辦了這麼多年《Nature》,閱讀的科學文獻數量絕對是數一數二的,他猜到了湯姆遜想說什麼:“教授指的是此前你測到的氖離子原子質量的奇異現象?”
這個實驗可以說是湯姆遜這輩子做的最重要的兩個試驗之一,另一個當然是電子的發現。
湯姆遜說:“是的,當時我測量氖離子的原子質量時發現,即便扣除了電荷影響,氖離子的原子質量竟然仍有兩個值,一個是20氫原子質量,一個是22氫原子質量。我一直認為就應該是20,之所以出現22,是因為氖離子又捕獲了兩個氫原子。”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