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李諭自然沒法催促大忙人普朗克,而且就算他開始審稿,至少需要十天半個月,甚至更久。誰叫這篇涉及相對論的論文過於炸裂,屬實是正兒八經、毫不誇張地震碎三觀。
不過普朗克此前已經把愛因斯坦關於分子存在性的文章稽核完成了,靠著此文以及普朗克的認可,愛因斯坦今年便可以拿到蘇黎世理工學院的博士學位。
只能讓事情一件一件來吧。
普朗克對李諭問道:“有沒有興趣旁聽一下這場答辯會?你對於光學應該有所瞭解,不然不會做那個奇怪的單光子試驗。”
李諭倒也沒事,於是答應了:“如果沒影響,我就湊個熱鬧。”
勞厄的姓氏中有“馮”(von),在德語裡,凡是名字裡帶“馮”的,祖上基本都是有過封地的貴族。
按照傳統,稱呼時應該加上“馮”,也就是馮·勞厄。勞厄的父親是軍隊裡的高官,後來受封成了世襲貴族。
所以勞厄是個有爵位的公子哥,雖然比不上後來那位德布羅意的爵位高,但德國對軍隊的重視在歐洲可以說無人能敵,馮·勞厄家的地位在德國可不低。
要不他怎麼能當上普朗克的助手哪。
都是人情世故……吧……
包括此後德布羅意透過博士答辯,肯定與他的爺爺曾是法國總理、父親是國防部長沒有關係!
嗯,沒有關係!
普朗克拿出勞厄的論文,當年勞厄從哥廷根大學離開,到柏林大學投奔自己時,曾經表示過他比較擅長的是理論光學。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