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工廠畢竟剛開始運作,李諭並不求什麼產能。
尤其是高階的無線電,他更不著急,免得成為一個過於招人注意的場所。
至於味精等,則更多是李諭想要賺點錢專門搞慈善。
雖然是不起眼的小東西,不過涉及日常衣食住行的產業在清末民國時期實際上挺掙錢。
食鹽不就是個典型嘛。
如果再過幾年,工業化繼續加深,會讓鹽價持續下跌,到了後世,對普通老百姓而言,鹽價已經沒有任何感覺,也沒再聽過鹽稅一詞。
不過如果看資料,鹽稅一直是封建王朝非常重要的一個支柱稅種,哪怕到了大清滅亡的那一年,鹽稅在財政收入的佔比中仍然高達恐怖的四分之一左右。
既然封建朝廷把食鹽當做了稅收重點區域,鹽價自然不會太低。
近衛昭雪在東亞同文書院裡屬於高才生,對經濟相關同樣有所涉獵,她說道:“先生,您這樣會讓我們工廠的利益受到極大損傷。”
她現在算是工廠的一名高階領導,企業剛開始辦起來就挺關心效益問題。
不過說的倒是沒錯,因為企業嗎,存活的目的就是為了利潤。
只是李諭想的更多了一點,他笑了笑說:“放心,不會耽誤發展,因為還有其他的產業扶持。”
近衛昭雪道:“要是掙了錢就去救濟災民,那我們不就成了做慈善?”
李諭哈哈一笑:“我就是想做慈善。”
近衛昭雪無法理解:“如此下去,成不了大商人。”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