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李諭在丹麥哥本哈根時,還被邀請到了哥本哈根天文臺。畢竟發現冥王星,以及最近在《sce》雜誌上發表的關於系外星系、紅移現象、銀河系旋臂結構等文章都是在天文領域不得了的成就。
哥本哈根天文臺的名氣顯然無法和歐洲其他幾個天文臺相提並論,但是丹麥對天文學的研究其實非常有傳統。
300多年前赫赫有名的第谷·布拉赫就開始了大規模的天文觀測,其資料直接幫助開普勒完成了輝煌的開普勒三定律。
200多年前,最早比較精確測量光速的奧勒·羅默也是出自哥本哈根大學,光速被測量出來這件事經過多年發展後對相對論的開創可謂至關重要。
此時天文臺臺長是一名叫做漢斯的天文學家,他見到李諭後竟然用中文說道:“你好,李諭先生!”李諭愣了一愣,才以中文回道:“你好!”佩特森校長笑道:“漢斯臺長是個‘中國通’,他不僅會說,還會寫中文哪!”對於學中文的老外來說,中文的難寫程度要比難說更像一個噩夢,一個老外能寫出中文來真心不容易。
漢斯對此也很驕傲:“我也曾編制關於貴國的中文電碼,那麼多的方塊字,編制時感覺我的腦袋都要炸了。”差不多30年前的1873年,世界上第一次有了中文電碼,參照的是《康熙字典》,用了接近7000個漢字。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