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大家都相信,環境會影響人,環境也會造就人,因而很多人都斷言什麼樣的環境造就什麼樣的人。像“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眾人皆知的道理;再如“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的名言警句,不少人也是耳熟能詳。甚至有人更直截了當地說,人是環境的產物。
其實,環境不僅會改造人,惡劣的環境更會激起人改造命運的強烈慾望。比如有的人生在小街陋巷,生活在粗糲艱辛的境遇之中,小小年紀就體驗到冷漠和殘酷,但是卻不甘貧困,勇敢地從惡劣的環境中掙脫出來,最後成為出類拔萃的人。
儘管我並不出類拔萃,但我也是自小就有著從惡劣的環境中掙脫出來的強烈願望。這樣看來,制約我們的實質上並不一定是環境,而很可能是我們自己的態度。就像我吧,雖然處於那樣不如意的環境中,但還是透過自身努力擺脫了困境。
要有改變命運的強烈慾望
儘管每個人對於“赤貧”的定義各不相同,但是根據個人的感覺,我小時候的家境,大約就是接近赤貧的狀態。所以給我內心留下的烙印也很深,我想極力擺脫和改變環境的決心可能正源於此吧。
1974年,我出生在河南鄭州鞏義市的一個小山村,一個非常貧窮的小山村。我父母一共生了五個孩子,四女一男,先有了四個女孩,第五個才是男孩。為什麼生五個?因為我們的家鄉重男輕女的觀念特別嚴重。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