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兩百五十一章國家滅亡的真正原因【求訂閱啊】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上位者總有這樣一種認知,那就是讓百姓安居樂業,不肆意欺壓百姓,便算得上難得的好官。

這不是李斯一人這樣認為,是有史以來,幾乎所有的治國大臣,甚至明君,都這樣認為。

那麼,這種認知有錯嗎?

倒不能說有錯,只能說不全對。

因為這和古代環境有極大的關係,是環境限制了古人的認知。

古代社會經常打仗,不是你打我,就是我打你,哪怕秦國統一了六國,結束了戰國幾百年的互相攻伐,戰爭依舊存在。

而戰爭的存在,給百姓帶來了極大的負擔,甚至有不少百姓,陷於戰亂之中,流離失所。

因此,這時候的百姓,只求自己能好好活著,哪裡敢有其他的想法?

遇到一個不去打擾他們的官吏,百姓就認為對方是好官,就對其感恩戴德,甚至送上萬言書。

這就導致朝堂上那些碌碌無為的大臣,覺得自己是好官。

古代官吏,要想在朝堂上生存,首先考慮的便是自己的利益,從來沒有多少古代官吏,真正為百姓考慮過。

哪怕是一分一毫。

就算那位說出‘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官吏,他嘔心瀝血的變法,也是在為朝廷謀福利。

儘管他說的話有些虛無縹緲,甚至不是具體目標,但依舊有很多人推崇他,說他是好官。

甚至歷史上那些將天下視為皇傢俬物的皇帝也一樣,他們首先考慮的都是自己的利益,從來沒有真正為百姓考慮過分毫。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