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在雜亂的戰場上,各連的長官下達著幾乎相同的命令。
“全連,槍上肩膀,前排持槍。”
“正步走,保持速度,保持間距,維持佇列。”
鄭森坐在一輛被馬牽引前進的彈藥車上,聽著前面佇列發出的嘩啦啦的聲音,緊接著,兩排線列步兵中,前排雙手握持槍械前進,黑洞洞的槍口斜著指向天空,後面一排則把槍扛在了肩膀上,隨即,整個佇列高出一層。
咚咚咚......。
各營的步鼓手急促的敲擊著鼓聲,以緩步行進的節奏連續敲擊了幾下,確定了前進速度後,隨即銅號和笛子加入進來,歡快軍樂與步兵的踏步頻率相互應和,整個步兵大橫隊開始緩緩前進。
鄭森親眼看到,楊彥迪親自指揮的一個步兵營,並未擺開連級二列橫隊前進,而是排出了營縱隊前進,使得他得以親眼見證了連橫隊是如何排列而成的。
所謂營縱隊就是把該營的六個連排列成三排,每一排有兩個連,這樣的壞處自然是隻能發揮一個步兵營三分之一的火力,但好處則是顯而易見的,那就是當面對騎兵衝擊的時候,前排和後排的連不需要動,中間的兩個連做旋轉九十度運動,然後向兩翼移動半個連的距離,就可以完美的形成的一個厚度是兩列的營級方陣。
楊彥迪所在的營正是五個主攻營的中央,這樣,左翼是後備營方陣,右翼是李肇基指揮的本陣,只要中間再多一個方陣,哪怕其餘四個營面對敵人騎兵衝擊出現潰散,士兵也可以就近找到一個方陣躲避,並且把大量的火炮和輜重保護起來,然後在最不利的情況下仍然可以進行抵抗和機動。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