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張鼐思索片刻,問道:“為什麼?”
他難以理解,為什麼吳三桂會拒絕自己的親屬呢?宋獻策則是說:“吳三桂沒有解釋,但李肇基透過天津衛的渠道來了密信........。”
宋獻策把密信遞給了張鼐,張鼐接過來的時候,就感覺這密信非常厚,他開啟欲看,宋獻策則是又接了過去,從十幾張密信之中挑選出一張遞給他,上面用了四十五個字解釋了吳三桂為什麼不接納自己的親屬,但總結起來就四個字——時機未到。
至於什麼時機,李肇基並沒有說。
大順這邊自然是不知道吳三桂有擁立新君的計劃,因此自然不知道什麼時機,而吳三桂之所以不接回自己的親眷,也是於此有關,吳三桂的目的就是要自己的父親無從選擇,畢竟擁立新君,得到的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他不希望自己的兄弟、兒子、侄子威脅到自己。
不過在接過來密信的時候,張鼐已經對這個問題不那麼感興趣了,他的精力被李肇基寫的密信全數吸引了過來,李肇基寫了十幾張紙,而且還不是用毛筆寫的,而是用羽筆寫的蠅頭小楷,粗略一算,不下萬言。
信的內容完全和現在的局勢有關,從東虜一方的兵力、武器、動向,到戰術戰法,李肇基都有說明剖析,還不斷的為大順提供各種建議。張鼐看到最後,仔細查看了一下這信件的紙張,發現信紙左上和右下都有汙漬,而其中文字還有被線條圈點、加重的痕跡,張鼐由此認為,大順上下很看重這封信,有多人閱讀和討論,才有了這些痕跡。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