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王承恩只是想讓自家主子放鬆下心情,卻不曾想他把全部的希望放在了沈猶龍身上,這可不是什麼好訊息,王承恩說:“皇爺,沈大人確實有匡扶社稷之才。
但人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在沈大人未抵京之前,勤王之事,還是要辦理起來。
現如今關鍵還是讓遼鎮等各方兵馬入京,等沈大人到了,兵馬齊備,才好破敵。”
崇禎微微點頭:“嗯,立刻去傳旨,讓吳襄進宮。”
寧遠。
在廣寧之戰後,廣寧陷落,寧遠成為了大明在關外的軍事核心,現如今錦州又陷落,寧遠成為了前沿。
幾十年來,大明與滿清在寧遠打了無數次,億萬糧餉投到了遼西,但最終得到的卻只是一群遼西軍閥罷了。
山海關總兵高第坐在馬背上,身體隨著馬匹輕輕晃動著,此時的他面無表情,似乎缺乏精氣神,手也不斷捏著自己的額角。他已經連續趕路一天一夜了,卻依舊還未抵達寧遠。
回頭看了一眼,一百多親兵還在跟隨,一切都很正常。
但也不正常,因為高第麾下有一萬兵,但騎兵只有這一百多,這讓他處處受到掣肘,此時前往寧遠,就是一種體現。
本不隸屬於吳三桂的他,此時卻要寧遠參加吳三桂主持的軍議。
松錦會戰之後,大明在關外的野戰集團遭遇重創,大明隨即制定了重組計劃。
吳三桂的提督鎮練兵一萬,左翼鎮白廣恩練兵五千,右翼鎮李輔明練兵五千,山海經理鎮於永綬練兵一萬,關遼撫鎮撥兵一萬,除了這四萬人之外,還有駐紮遼西的宣、大兩鎮的一萬援軍,構成了六萬人規模的關外野戰軍團。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