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舒晏雖然想在增畝產和增地畝兩方面都下工夫,但奈何人力有限。有句話叫“務頃畝不如務功力”,也就是說,有限的精力與其以簡單粗放的方式耕種太多的田地,還不如精耕細作在少量田地上。正所謂貪多嚼不爛。只能將拓展耕地的計劃先放一放,一心增加畝產。
增加畝產最有效的措施就是要修建水渠,保障田地灌溉。
案上鋪著一張汝陰郡的地圖,上面標示著全郡各縣的山川地形和行政縣鄉。
舒晏和主簿杜堅等諸佐吏正在對此事研究分析。大家對舒晏修建水渠的提議並不十分贊同。
杜堅道:“郡丞勸農為民的心意當真是吏之大者。修建水渠當然是利在千秋的大好事,比如先秦的鄭國渠。然而,開挖水渠的工程量巨大,雖然秦國的國力在有了鄭國渠之後開始顯著提升,但郡丞可知道這個韓國人鄭國為秦國修建水渠的真正目的?”
舒晏點點頭:“當然知道。當年秦國對東方各諸侯國虎視眈眈。韓國很是懼怕,便想出了一條計策,派良匠鄭國去幫秦國修渠。名義上是興水利,促灌溉,保豐收,實際上則是想借這個巨大工程耗盡秦國的國力,拖垮秦國。然而事實卻恰得其反,鄭國渠一成,雖說是耗費了秦國不少國力,但卻使原本靠天吃飯的秦國變成沃野千里,秦國國力得以迅速提升。秦國能夠最終完成霸業,與此鄭國渠有直接關係。”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