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保羅·克魯格曼,1953年2月28日出生於紐約郊區,畢業於耶魯大學經濟學專業,22歲時獲得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學位,一年後,發表了一篇關於壟斷競爭貿易模型的論文使他聲名鵲起,38歲時獲得克拉克經濟學獎,53歲時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他在自己的《流行國際主義》一書成功預言了二十世紀末的亞洲金融危機。

這次亞洲金融危機肇始於1997年2月,美國索羅斯基金管理公司旗下的量子基金開始在國際外匯市場上拆借籌款,大手筆槓桿買入泰銖。因為根據他們的計算,泰國央行的外匯儲備不足以維持泰銖匯率。他們的手法簡單粗暴,從泰國銀行借入泰銖,然後換成美元,然後在國際外匯市場上全部丟擲,等泰銖貶值之後,再換回泰銖還債,就是期貨市場俗稱的“做空”。他們的目標是逼迫泰國央行放棄固定匯率制,到時候整個泰銖就會成為他們的“無限制印鈔機”,任由他們擺佈。

對於索羅斯們來說,挑戰一個國家央行的貨幣能力,並不是第一次操作。之前1992年9月16日“黑色星期三”,因為索羅斯的做空,英鎊兌德國馬克跌破匯率下限,英國宣佈退出歐洲匯率體系。當天,英鎊跌幅達4.3%,收於1.778美元。這場戰爭最終以英格蘭銀行完敗而告終。經此一役,索羅斯獲利超過10億英鎊,被業界稱為“打敗英格蘭銀行的人”,而英格蘭銀行則付出了虧損34億英鎊的代價。不過這次索羅斯清楚地知道泰國背後站著全亞洲最強央行之一的新加坡央行。果然,1997年2月,索羅斯等人發動了試探性進攻,泰國央行快速反擊,透過在市場上回購泰銖穩定匯率。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