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國朝的官俸早就成了大問題,甚至於曾有新科進士當眾吐槽說過一句話:自古官俸之薄,未有若此者。
開國時太祖所定之俸祿,品階最高的正一品歲俸一千零四十四石,本色三百三十一石,折色七百一十二石,折銀二百六十六兩,折絹五十三匹,折布三百五十六匹,折鈔七千一百二十八貫……
而最低的從九品歲俸卻只有六十石,本色四十二石,折色十八石,折銀二十五兩,折絹五匹,折布九匹,折鈔一百八十貫。
按照本朝官俸的計算方式,基本上都是以糧米計算,支付則是米物兼給。米為本色,物為折色。由於折色物品及寶鈔日賤,官俸比例不變,官員實際所得是越來越少。
不說別的,絹布這種東西,隨著江南、蜀中等地的紡織業發展,絹布的價值百年來貶值一半有餘。
戶部前些年總是入不敷出,常常拿絹布代替俸祿發給百官,直接導致很多官員在領到俸祿後,還得低價賣給城中布商。
這麼一來,俸祿是又一次的變相縮水了。
官爵高者或是家有產業者還好說,像是清水衙門的中下層官員,節衣縮食都不一定能養活家人。
老聖人為何被文武百官奉為聖主,就是因為他老人家曾多次下旨,令戶部大開便利之門,給“家中困頓”的官員借銀子……
而且動不動就大手一揮賞賜百官,如此“壕無人性”的君王,誰能不愛?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