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爾俸爾祿,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難欺。”
十六字戒碑自太宗遷都後就立在了大夏門外,可這貪墨之罪,卻從未因一碑戒文有所減少,反而隨著國朝日益強盛愈演愈烈。
哪怕朝廷的監察體系越來越完善,律法越來越嚴格,偏偏就是無法禁絕貪官汙吏的產生。
一個貪墨撫卹銀的案子,牽出了戶部、兵部四位郎中、兩位員外郎、十一位州府官員、八位縣級官吏,還有近乎五十多名衙門吏員、里長、鄉紳。
可以說,整個京畿的州府都牽涉其中,還全是讀書人,最少都有個秀才功名,更不乏平日裡名聲看似極好的仕林宿老。
高坐太師椅主審此案的周炯寒著臉下著一道道手令,小朝會也不去了,內閣也不管了,就耗在大夏門外的公審上,誓要將這個案子審得清清楚楚,為自己正名,為受了委屈的英烈家屬一個公道。
太打臉了啊,他不用看都能明白圍觀武將的嘲諷與怒火。當初內閣從五軍都督府要走了大軍後勤與戰後撫卹之權,這才五六十年,文官們就搞成了這樣……
“抓人!無論是誰,敢向將士們的撫卹伸手,本閣就要拿他的腦袋還戰死英烈一個公道!”
快兩個時辰了,不少人的肚子都開始咕咕叫,可沒人敢離開,也不願離開。
周炯的威望雖不及魏老爺子,可暴怒中的國朝宰執是沒幾個人敢違逆的。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