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日光愈盛,紫宸殿內外一片金芒,鄔瑾的聲音在殿中鼓盪,到達殿外,不尖銳,不刺耳,清朗和潤,令人肅然敬重。
群臣死寂的心,終於掀起一點波瀾,無聲在殿中湧動——他們飽讀詩書,寫盡世情,以無上手段在這風起雲湧的朝堂上站穩腳跟,卻因為鄔瑾的“以身殉道”而嘆息。
雖九死其猶未悔。
這一點微不足道的躁動,立刻就被金臺上的皇帝察覺。
他的怒火只是壓制,並未消散,九五至尊,從未有人拂逆天子之意,如今被鄔瑾直刺,雷霆之怒已在心中醞釀出驚濤駭浪。
他斷定鄔瑾是為莫聆風出頭,更有可能是為太子出頭,要讓天下人認定“此座不值”,所謂“以身殉道”,不過是冠冕堂皇之語!
還有誰,是鄔瑾同謀?
目光鷹隼般掃過他的二子、臣子,眼神如同刻刀,刻在他們身上,讓他們身不由己,膽戰心驚,從心底發怵。
皇帝最後看向鄔瑾,心裡只有一個念頭:“殺了他!”
父子連心,或者說是陰謀者連心,亦或是魏王為了能在此處和太子分庭抗禮,而趨迎聖意,鄭重拱手:“陛下,自王景華撾鼓,鄔學士便在朝中上躥下跳,攪亂御史臺問詢,皆因二人舊情頗深,如今鄔學士狡詐,陰諫陛下,其心可誅,請陛下殿審鄔學士,奪去官帶,杖八十,以儆效尤,再提三司同審。”
奪去官帶,是侮辱,廷杖八十,是要受刑之人受盡折磨而死。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