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下面幾段有一點囉嗦可以酌情跳過。
最老的高爐是在西周時期就已經被我們這片土地的祖先們發明。
四百多年後的現代要是自己偷偷建一個小高爐是不被允許的,畢竟太汙染環境。
明朝則沒有環境汙染這麼一說,而且目前朝廷是不收礦稅的。
因為礦稅歷來是直接流入皇帝內帑,收稅的也是皇帝派遣,權利不會受到太大制約,礦監稅使濫用職權無惡不作也是家常便飯。
礦監稅使甚至會隨意給人定罪,家中稍有資就有可能被礦監稅使把家中沒礦的地劃規為有礦的土地,沒有開採也要交礦稅。
直接進入百姓家中劫掠也不是沒有。
橫徵暴斂之下不但肥了皇帝的內帑,也養肥了底下的這些官員,一個個吃的腦滿腸肥。
豪強士紳們的蛋糕也被咬下一塊,因為大部分礦都握在他們手上的。
士大夫們的切身利益遭到損失,則紛紛怒斥皇帝是暴君,堪比桀紂,要求廢除礦稅。
天啟皇帝(也就是現任皇帝崇禎的哥哥)是個老油條軟硬不吃自己在鼓搗自己的木匠手藝,朝政都交由首席秘書魏忠賢打理。
崇禎皇帝則不收礦稅和工商稅,這使得朝廷一打仗就沒錢,沒錢就加收百姓的稅。
百姓稅賦太重,活不下去了就要造反,造反就要打仗,打仗就要加稅……。
(^~^)完美的閉環
雖說礦稅、工商稅不是明朝滅亡的根本,但是給了李洪基這些小公司招收小弟提供了良好環境,也給大明這個無限責任公司倒閉出了一份力。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